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在某知名网红助推下,湖北宣恩在2025年五一假期迎来爆发。
五一假期宣恩累计接待游客12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6577.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67%、101.2%。
火爆的旅游态势也带来了接待压力,据悉宣恩全县酒店客房总量不足2500间,而五一期间日均涌入的游客就达到了20万人次,各酒店、民宿基本满员。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当地干部迅速响应号召,邀请游客到家中住宿,“游客入住局长家中”登上热搜。
二
给没有住宿的游客“兜底”,值得点赞。点赞之后,我们需要理性分析:这样的“兜底”真的合适吗?
先说态度,地方应当从“兜底思维”向“引导思维”转变。要理解这一观点,有必要先剖析地方兜底的底层逻辑。
地方兜底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履行政府职责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其中“稳定”和“风险”是关键所在。
三
以近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为例,很显然,这时候还要分析研判只会延误战机,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更大损失。
这时候“兜底”意味着不能按照常规,必然要打破原有的系统,“兜底”的实施是有一些先决条件的。
有人认为组织游客住进干部家里也属于兜底行为,并无不妥。
但每个人都应当是自己旅行中的第一负责人,有责任提前做好旅行规划。“兜底”会产生思维惯性,认为反正有人管,还是免费的,又何必费力费时做规划?
这种思维一旦形成,不仅不利于游客自身的出行体验,长远来看,也可能给地方管理带来潜在压力和风险。
四
据报道,通过借宿的方式当地解决了30名游客住宿问题。
很显然,这种方式并没有解决绝大部分游客住宿问题,其实际作用或许只停留在宣传层面。
比起借宿,其实更应当提前预判,随时关注全县床位剩余数,然后实时向公众发布,引导游客提前做好住宿规划。
五
此次事件的核心冲突,其实是日渐火爆的县域旅游和脆弱的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
宣恩城区只有约10万人口,酒店床位总数也就2500个左右,这显然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流量时代,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只是“兜底”应急,势必会错失业态调整升级关键窗口,即便暂时解决了问题,也难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待流量应当理性一些。每年都有一些县域火爆出圈,有一些积攒下了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一些其实就是一波流而已。
当务之急是升级自己的品牌,打出口碑。说到底,热度过后你的好才是留下游客的真正法宝。
宣恩很美,也值得更多,期待更美好的宣恩。
上一篇 上市城商行2024营收增速榜:西安第1甘肃银行倒数第2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