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之窗  今天是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研帮扶】“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专场

转变数学育人方式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5月28日—30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专场在河源市源城区举行。本次活动以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聚焦小学数学育人方式变革。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老师,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维国老师,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曾思老师,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邓淑妮老师、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梁嫣锋主任、源城区公园东小学吴雪斐校长、各县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将近400人参加。整场活动分为集体备课、开幕式、课例展示及研讨、专家报告、教研沙龙共五个环节。


01

集体备课,智慧碰撞

24日 和 28日 ,深圳、河源两地的备课团队在鲍 银霞 老师组织下,分别在线上、线下开展了 两 次集体 备课 。 专家 及两个备课团队从教学每一个环节提出了优化改进意见 。在集体智慧碰撞中, 备课团队对 如何 转变数学育人方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


02

同课异构,共育素养

29日上午课例展示环节,源城区公园东小学钟小丽、深圳市宝安区灵芝小学曾思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

钟小丽老师课堂紧扣新课程理念,创设了“拿回作业本”的生活情境,通过“演、估、画、练”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并结合河源本土文化设计练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


曾思老师以“相遇”引入,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课堂教学。曾老师的课堂问题开放,一步步鼓励孩子经历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课堂中较好地落实了模型意识的培养,切实提升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评课研讨环节,两位授课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河源邓淑妮、梁嫣锋、卢镏穆老师从不同角度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张维国老师对两位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扎实功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要进一步关注教材的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鲍银霞老师充分肯定了两节课例的精彩呈现,指出两位教师都能站在学生视角进行教学,始终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模型意识。同时,她就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追问、如何关注全体学生等方面给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03

主题讲座,专业引领

29日下午,张维国老师作讲座《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学-教-研”融通探索》。张维国老师从“学-教-研”融通研究的重要性、探索历程、教研机制构建、校本教研案例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观摩的老师们认真聆听,并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04

沙龙研讨,彰显特色

30日上午,鲍银霞老师和邓淑妮老师组织河源市七个县区教研员、市级兼职教研员及市直学校教师代表等,开展了主题教研沙龙研讨。

各县(区)教研员先进行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育基础情况、学科教研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各县(区)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呈现出各自教研特色。其中,紫金县以单元整体教学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主题开展教研;东源县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上组织了系统的活动及主题教研活动,已初见成效;龙川县注重教研机制的建设并形成联动教研及视导机制等;和平县着重校本教研建设并形成十大常规动作流程;连平县聚焦教研共同体开展协作共研;江东新区着力打造区域课堂教学范式和开展诊断式调研;源城区注重教师培养和教研帮扶两大主题研究并提炼出五项培养工程和五项帮扶工程。邓老师表示本次教研沙龙研讨既有助于整体把脉我市小学数学教研情况,又促进了区域间相互学习交流和问题解决。

鲍银霞老师充分肯定了河源市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提出教研建议:一是继续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聚焦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二要重视校本教研,充分发挥区域骨干教师力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三要关注学生的学,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四要重视理论到课堂实践的转化,切实落实数学学科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此次教研帮扶活动,为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搭建了共建、共享、共研的教研平台,促进了两地教研交流,有效提升了河源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推动了河源市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改革与教研的发展。


来源:河源市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